小记者之所以引起关注,无非是在满是成人的“十八大”会场,这些小记者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这些小记者关注的问题却绝对不小,而且以他们的口吻问出这些问题,更令人深思。譬如小记者的这个问题:同学的父母买房花光了钱,借了许多外债,都没钱给小孩子买玩具了。没钱买玩具与房价过高似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看似可笑的逻辑背后,折射出的却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过高的房价稀释了众多家庭的收入,连孩子的幸福感都下降了。
小孩子的心思很简单,没有玩具就不高兴。而小记者从自身出发,将之引申到一个更加宏观的命题,看似背离逻辑,实际上却恰如其分:一个连孩子的玩具都不能满足的社会,幸福感究竟是高是低?姜伟新部长给出的解释是房价的问题将来会解决。从回应小朋友的角度,这一回答无可厚非,但如果将这个小朋友作为正式记者看待,这一正确而无意义的回答显然过于太极了。
寄望于未来解决房价问题本是不错的。房价的回落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动态甚至持久的过程。而且如果我们一直持乐观态度并坚信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良好,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没什么不可能。房价回落自然不是问题。然而既然有乐观预期,不可避免还有悲观预期,须知“刚需”之外可还有许多人翘首期盼房价上涨。一向调查结果显示,1.8亿年轻人无法“脱光”,房子依然是最重要的阻力。这说明“房奴”形成的市场还有巨大的利益空间。
房价回落在未来,解决之策却必须在当下。“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道理谁都懂,说白了,只寄望时间来磨平高房价带给社会的床上却是画饼充饥之举,未来只可能在未来。因此,决策层给予一个记者的回答应该是房价回落方式的具体解决之策。佩戴记者证的中小学生长着一张稚嫩的脸,但他们代表的声音却是许多中小学生、许多家长以及众多被房价套上枷锁的人。
压制过高的房价,抑制高增的物价,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唯有如此才能在现有基础上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而一个幸福的社会,孩子对玩具的渴求不该成为一种奢望。日前,有消息说中国的第一批“房奴”终于“赎身”了,而且如今高企的房价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增值。然后虚无缥缈,只有数据而无实际的增值显然无法抵消“房奴”在“自我救赎”道路上的辛酸。天知道,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多少青春与人生乐趣,给自己的孩子买一件心爱的玩具是否也要经过思想斗争。为此,政策与制度层面都应该给予小记者一个明确的答复,而不是让他们去看虚无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