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至21日,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珠宝展上,日本红宝石专家MORL先生,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楼会议室,开展了以“如何鉴定红宝石的产地及怎么鉴别是否经过加热处理”为主题的讲座。MORL先生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对原石加热过程所呈现的图像进行分析,让与会者学到红宝石鉴别知识。
MORL先生从宝石的定义、宝石的品质分辨方法、宝石价值的决定因素三个方面进行讲解。首先讲解了宝石的定义:美丽、稀有、经久不变,并能随着历史长年保值或增值的东西。当他拿出一颗红宝石让与会者观看,并估算其价格时,由于大家对于红宝石认识不多,估价都在2000元以上,甚至更高。但他却笑着告诉大家,“这颗红宝石价格其实只有184元人民币。”他说道,这是一颗经过高温处理过的品质不好的红宝石,大部分红宝石品质不高,需要做过高温处理,之后才能变得美丽。当然天然未处理过的红宝石与人工合成宝石及处理过的红宝石价格有很大的差别。
对于好宝石品质分辨,MORL先生建议选用放大镜作为工具,这样才能看清里面的内部情况。MORL先生讲解了确定宝石品质的7个因素。首先要确定宝石的种类;其次确定原产地,产地不同,价格也会有很大的差距;第三要看是否经过了处理,处理与没有处理的宝石价格差别很大;第四就是美丽的程度,就是用肉眼看到的宝石的美丽程度;第五就是颜色浓淡;第六就是缺点。他说什么是缺点,比如无论多么漂亮的红宝石如果里面有裂,价格就会降下来。宝石就是经久不变,如果几年内裂了那就没有了意义。第七点就是大小。对于什么样的红宝石才是漂亮的,他说,接近光源有反光就是漂亮的,他建议大家要多看红宝石就能分辨出好坏,并建议,要好的宝石和差的宝石对比着看。
对于确定宝石品质的因素,MORL先生表示从宝石内部内含物来观察,确定宝石是否经过处理,还可以确定其宝石产地。MORL先生说,红宝石与钻石不同,钻石无色,无内含物为好宝石,而红宝石则应当是有内含物的,如果没有内含物那就是一定要到质检机构鉴定。随后MORL先生以实验数据及图片做了对比,解析了红宝石加热过程内部变化情况。蓝色红宝石经过加热后变成了白色, 实现图片显示,经过7个小时高温加热后,深蓝色变成了浅色,内含物也发生了变化,加热后内部发生破裂,以产自缅甸的红宝石为例,缅甸红宝石内含物主要成分为钙加热后会出现内部有钙结晶,在1300°会化掉。加热时如果有液体进入,比如加色后,一般内部会含有泡沫状、碎玻璃状。而没有处理过的缅甸红宝石内部结晶呈现箭状,处理过的结晶周围不是那么干净,未处理的金红色红宝石结晶内部多会产生星状,或如金丝,结晶周围如蜜糖组织。
对于红宝石处理原因及天然高品质红宝石价值MORL先生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宝石价值的决定因素是宝石的供需的平衡,原产地产量和市场性的平衡,历史惯例和传统等。他讲述了人们喜欢红色宝石的历史故事,以及红宝石的储量与钻石、黄金储量的对比,说明了天然优质红宝石稀有珍贵,尤其是最为优质的缅甸红宝石,更为珍贵。他认为一克拉以上的,缅甸产的、天然无缺陷红宝石极具收藏价值。同时他认为,经过处理的红宝石更为美丽,为人们喜爱,才是红宝石处理的原因。但是在销售中要如实告诉消费者。
对于未来如果发现红宝石矿区,是否对缅甸红宝石价值会产生影响?未来红宝石价值会不会有变化?MORL先生表示, 未来天然高档红宝石价格会一直上升。即使发现新的红宝石矿,也不会影响缅甸红宝石的价格,因为任何地方的红宝石品质都无法与缅甸红宝石相媲美。